1、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如何发生的?
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,现代医学研究对此病发病机理有多种说法,其中被普遍接受认可的是子宫内膜种植学说。此外,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还与机体的免疫功能、遗传因素、环境因素有关。
(1) 种植学说(经血倒流学说):该学说由Sampson在本世纪20年代提出,该学说主要观点是:月经期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,随经血逆流经输卵管进入腹腔,种植于卵巢和邻近的盆腔腹膜,这种内膜象种子一样生长繁殖蔓延,发展成子宫内膜异位症。现在发现80%女性都存在经血倒流现象,但是真正发病还是少数,说明种植在盆腹腔内的内膜要生长需要一定的条件,即盆腹腔局部清除种植内膜的免疫功能体系。如果把内膜形容为种子,那么盆腹腔浆膜就是土壤,两者适合种子就发芽生根,开花结果。剖腹产子宫、腹部切口内异症,会阴切口内异症也属于内膜种植的结果。
(2)淋巴及静脉播散学说:子宫内膜可以进入盆腔静脉或淋巴系统,远离盆腔部位的器官(鼻腔、眼结膜)发生的子宫内膜异位可能是淋巴或静脉播散的结果。临床也可以见到有一些女性月经期发生鼻腔出血,眼结膜出血,这种现象也称“倒经”
(3)体腔上皮化生学说:卵巢包膜、盆腔腹膜等起源于体腔上皮,在反复受经血、激素或慢性炎症的刺激可以化生为子宫内膜,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。
2、 为什么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率越来越高?
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呈升高趋势,育龄女性10%,不孕患者30%,痛经患者50%。高峰年龄25-45岁。为什么? 我们注意到,初潮前、绝经后女性很少患子宫内膜异位症,妊娠、哺乳可以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,而使用避孕药可以减少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。这些现象告诉我们,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可能与现代女性生殖模式改变有关。
(1) 月经状态改变:初潮提前倾向,晚绝经:这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现象,结果是增加女性生命周期的月经次数,也就是增加经血倒流次数,增加内异症风险。
(2) 生殖模式改变:现代女性普遍晚婚晚育,生育数减少,多数只生一胎。足月妊娠次数、哺乳时间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率成反比。即分娩次数增加内异症发生率降低,哺乳期延长内异症发生减少。
(3) 避孕措施改变:现代女性选择避孕方法在改变,避孕药使用减少,上环增加,输卵管结扎减少。为了减少性激素的接触,现代女性使用避孕药越来越少,而多数选择上环避孕。避孕药使用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保护下因素,而上环则相反,是内异症的高危因素。
(4) 雌激素使用:现代女性为了延期绝经年龄,或者说为了“年轻”,增加了雌激素替代,雌激素被认为是内异症促发因素。
(5) 其他因素:环境污染可以改变盆腹腔环境,影响局部免疫。此外现代女性的盆腔炎发生率也呈升高趋势,盆腔炎可以增加内异症风险。
3、 为什么子宫内膜异位症变化莫测?
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病理变化莫测,为什么有些内异症患者剧烈痛经,而有部分患者无痛经?为什么有些患者不孕,而有些患者能够获得生育?这些都与子宫内膜种植部位不同有关,不同的的种植部位可以出现不同的病理,表现不同的临床症状。
(1)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:临床上卵巢子宫内膜异位最为多见,80%患者的病变累及一侧卵巢,50%双侧卵巢同时波及。早期卵巢表面及皮层中可见紫褐色斑点或小泡,随着病变的发展卵巢内的异位内膜反复出血而形成单个或多个囊肿、囊内含暗褐色粘糊状陈旧血,象巧克力液体,故称卵巢巧克力囊肿。
卵巢巧克力囊肿的特点:(1)每次月经来潮,囊内同步出血一次,囊肿内压力随着时间逐步升高,压力升高到一定程度囊壁出现小裂隙,并有少量血液渗漏。引起腹壁炎性反应和组织纤维化闭合,导致卵巢与周围组织粘连不活动。这种情况往往会误当成盆腔炎来治疗。这种现象称为巧克力囊肿不全破裂。在患者的病史中可能有:曾经一次下腹一过性疼痛,多数出现在剧烈运动或性生活时,急诊就医,使用抗生素后缓解,或未就医自行缓解。如果发生严重破裂可以造成急腹症,患者往往需要急诊手术。(2)破裂一次,巧克力囊肿就缩小一点,当患者在随访复诊时往往为自己巧克力囊肿缩小而高兴,其实从病理角度看,不是病情减轻而是加重。随着时间推移囊肿还会慢慢长大。由于存在自发破裂现象,所以在临床上我们很少见到10cm以上的较大囊肿,多数为5cm左右。这称之为囊肿自限性。(3)由于反复出血、粘连,所以巧克力囊肿多数是固定或半固定与盆底。(4)超声波检查还可以发现,巧克力囊肿的囊壁厚薄不均,囊内有分隔,囊内有细小光点反射。 (5)当双侧卵巢受累时,两个囊肿向盆腔中间靠拢,形成“对吻”。
(2)盆腔腹膜内异症:子宫骶韧带、直肠子宫陷窝、子宫后壁下段也是内异症常见的种植部位。病变部位有散在紫褐色出血点或颗粒状散在结节。病变发展使子宫后壁与直肠前壁,引起性交痛(深部触痛),排便疼痛或表现为月经期排便次数增加,这种现象也称“里急后重”。严重者的异位内膜向直肠阴道隔发展凸出形成深部内异症,为治疗带来困难。
(3)其他部位内异症:宫颈、阴道穹窿、输卵管、膀胱部位有时也可以见到病灶种植。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,如膀胱种植可以引起周期性血尿。
4、 子宫内膜异位症为什么会造成月经异常、痛经、不孕?
月经紊乱、痛经、不孕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临床症状。
(1) 痛经:痛经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典型的症状。医学术语是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剧。开始无疼痛,随着时间推移,慢慢地出现痛经,并逐步加剧。可以发生在月经前,月经时及月经后。开始阶段能够忍受,数月或年后有的痛经加剧需要止痛剂,严重阶段疼痛难忍,止痛剂加量甚至无效。疼痛由于内异症内部出血刺激局部组织炎性反应引起。内异症病灶分泌前列腺素增加,导致子宫肌肉挛缩,痛经势必更为显著。月经过后,出血停止,疼痛缓解。痛经不仅病变严重性有关而且与内异症种植部位有关.
(2)月经异常:可以表现为月经过多或者周期紊乱。造成月经异常多数与内异症影响卵巢功能有关。内异症患者可以发生卵巢功能失调,如排卵异常等。
(3)不孕:子宫内膜异位患者常伴有不孕。不孕患者中40-50%出现不孕。原因:内膜异位症常可引起输卵管周围粘连影响卵母细胞捡拾;或因卵巢病变影响排卵。
(4)性交疼痛:子宫直肠窝、阴道直肠隔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以引起性交痛(深部触痛),经期排便次数增加、疼痛(里急后重)。
(5)其他:膀胱刺激征:子宫内膜异位至膀胱者,出现有周期性尿频、尿痛、血尿。腹壁疤痕及脐部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则出现周期性局部肿块及疼痛。
5、 子宫内膜异位症要做什么检查?
除了临床症状外,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还需要做一些必要的检查。
(1) 妇科检查:
l 子宫:子宫体积增大、后位、活动受限,后壁可以触及结节。提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(子宫腺肌症)
l 盆底:骶韧带、子宫直肠窝、宫颈后壁常可触及硬性小结节,如绿豆或黄豆大小,多有明显触痛。易误为恶性肿瘤。
l 卵巢:囊肿常与周围粘连、固定,易误诊为附件炎块。
(2) B超检查:B超是目前辅助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方法,主要用以观察卵巢巧克力囊肿,子宫腺肌症。
l 囊性肿块,边界清晰或不清。
l 囊肿内可见颗粒状细小回声。有时因陈旧性血块浓缩机化而出现较密集的粗光点图象,呈混合性肿块状。
l 肿块常位于子宫后侧,可见囊肿子宫粘连。
(3) 腹腔镜检查:腹腔镜检查是目前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新标准,通过腹腔镜可直接窥视盆腔,见到异位病灶即可明确诊断,且可进行临床分期,以决定治疗方案
(4) 血液肿瘤相关指标检查:CA125、CA199,升高提示内异症活动,也是恶变的高危因素,一般不超过200IU/L。
6、子宫内膜异位会癌变吗?
少数病例会发生病变,恶变率3%。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生物学行为与恶性肿瘤十分相似,可以浸润生长,种植转移,术后反复等,但是内异症是一种良性疾病。打个比方子宫内膜异位症就像是一个秉性良好,但是十分淘气的小孩,有时还来点恶作剧。此外,妇科检查、超声检查、血液肿瘤相关指标检查,有时与恶性肿瘤难以鉴别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