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春期出血

什么是月经先期(前期)

        月经周期提前1-2周,连续2个周期以上者称为“月经先期”。亦称“经期超前”或“经早”,“不及期而经先行”,“一月经再行”等。
        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月经失调中的月经过频。
        若每次月经仅超前5-6天,或偶尔提前一次,虽然提前日期较多,但下次月经仍然如期者不作先期论。《景岳全书•妇人规》说:“所谓经早者,当以每月大概论”,“勿以素多不调而偶见先期者为早”。
        本病属于以周期异常为主的月经病,常以月经过多并见,严重者可发展为崩漏。最早描述见于《金匮要略•妇人杂病脉证并治》中,载有“带下经水不利,少腹满痛,经一月再见者,土瓜根主之”。“先期”之名首见于宋•《妇人良方》。《校注妇人良方》引王子亨论曰:“经者常候也,……故每月一至,太过不及,皆为不调,阳太过则先期而至,阴不及则后期而来……。”并指出月经周期的或先或后,经量的乍多乍少皆由于阴阳的盛衰所致,均以“经不调”概括之。宋•《普济本事方•妇人诸疾》提出本病的病机是由于“阳气乘阴,则血流散溢,经所谓天暑地热,经水沸溢,故令乍多,而在月前”。《丹溪心法》进一步阐明“经水或前或后,或多或少,或逾月一至,或一月再至,皆不调之故”,并明确指出:“经水不及期而来者,血热也。”强调其病因系血热所致,治疗用四物汤加黄连。明代《女科撮要》对先期的病机除强调血热外,还提出了“肝脾瘀滞”所致,治法除清热外,兼以调和肝脾。直至明代《景岳全书•妇人规》对本病的病因、辨证施治作了全面的论述,指出不能单凭先期便断为血热,“若脉证无火而经早不及期者,乃其心脾所虚,不能固摄而然”。提出气虚不摄亦是导致先期的重要原因,这种认识使月经先期的病因更趋完善。并强调了“经早”和“月经过频”有别,为诊断本病划分了一定的范围。此外,古人尚有因血瘀而致经先期之说,如《女科证治准绳•经候总论》云:“经不及期有瘀血者矣……欲知瘀血有无,须以小腹满痛与不满痛别之。”

上一条:怎样预防青春期功血?

下一条:月经先期病因机制

返回列表

版权所有:石家庄功血网

主办单位: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白如珍中医诊所

本站内容仅供参考,不作诊断和治疗依据,未经许可不得复

技术支持:七星网络

返回顶部